香港被宰可找旅議會和海關
責任編輯:東勝物流 發布時間:2017-04-27
近來,內地游客赴港旅游頻頻“被宰”,給素來享有“購物天堂”美譽的香港帶來了不好的影響。
其實,從統計看,香港“宰客率”只有萬分之零點七,不法行為畢竟是少數。香港旅游監管將加大宣傳、加強執法,并與內地部門合作。一旦被宰,可以向香港海關等職能部門投訴。
素有“購物天堂”美譽的香港,近來接二連三有游客利益遭侵害,甚至有游客身亡的極端事件。香港旅游業的現狀到底如何?“宰客”行為頻發是什么原因?監管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,成效怎樣?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。
“宰客率”僅為萬分之零點七,個案不能代表整體旅游環境
據統計,2014年,香港各旅游相關機構共收到內地旅客投訴約3000宗,包括來自旅游發展局、旅游業議會、香港海關和消費者委員會等。
在香港立法會旅游界議員姚思榮看來,3000宗投訴數字看起來不小,但也不能單憑此數字作出對香港城市形象的負面評價。他認為,關鍵還要看“宰客率”。
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的統計數字,內地訪港旅客由2004年的1200多萬人次、占整體訪港旅客一半,躍升到2014年的4720萬、占比77%。由于內地旅客數量巨大,所以總體上香港“宰客”比例其實很小,“宰客率”約萬分之零點七。
姚思榮說,“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的城市,雖然已有健全的法律來約束和監管旅游業,卻不可能完全禁止所有商業犯罪行為”。
香港海關助理關長何仕景對此表示認同。單從數字來看,“宰客”行為并沒有越來越猖狂的跡象,個案并不能代表香港的整體旅游環境。
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也認為,“內地出境旅游的市場十分龐大,其中大部分赴港的都是高質量的旅行團,但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中,難免會有些渾水摸魚的不法之徒”,利用超低價,甚至“零負團費”吸客報團,然后通過旅客購物消費收回成本,賺取利潤。
蘇錦梁表示,“宰客”行為屢禁不絕,旅客也要檢討自身。不法分子明明知道強迫旅客購物及使用不良營商手法觸犯法律,但依然選擇用層出不窮的招數,就是抓住了旅客貪便宜的心態,企圖鉆法律空子。他舉例說,有旅客報名低價團,明知道有“貓膩”卻抱著“賭一把”的心理,這是非常錯誤的。
他強調,香港依然十分歡迎內地旅客前來觀光旅游,發生“宰客”事件是業內少數害群之馬做出的違規和不法行為,但不應因此抹殺香港“購物天堂”的形象。
下一篇:N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