倉儲是物流中的一個戰略節點,倉儲規劃的局限性會影響到整個物流系統的全局性。從庫址選擇、庫內整體布局、庫內儲存空間布局、作業流程規劃入手,泛談倉儲規劃。
如何進行倉儲規劃?
倉儲規劃包含庫址選擇、庫內整體布局、庫內儲存空間布局、作業流程規劃等方面,它是物流規劃中的一個重要模塊。在決定作業效率的高低、能否實現便利性和數據準確性兩全、貨物保管質量好壞、未來能實現什么功能等諸多方面,它都起到基礎性的作用。雖然不同行業、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倉儲規劃方法,但整體設計思路基本上都是相通的。
庫址選擇與布局方式
在選址時,需要遵循的原則大致有三:費用原則、長遠發展原則、接近用戶原則。當然在遵循原則以外,更要考慮約束條件。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建立倉庫的目的,了解基本所需條件,包括倉庫服務對象現在的分布情況及對未來分布情況的預測、貨物作業量的增長率和配送范圍等。
2.1不同類型倉庫選址考量因素
(1)轉運型倉庫
轉運型倉庫大多經營倒裝、轉載或儲存周期短的周轉類物品,因此一般選擇在城市邊緣地區交通便利的地段,以便轉運和減少短途運輸。
(2)儲備型倉庫
儲備型倉庫主要經營中長儲存時間的物品,普遍將倉庫設置在城鎮邊緣或城市郊區的獨立地段,并且具備直接且方便的水路運輸條件。
(3)綜合性倉庫
綜合性倉庫所經營的物品種類多,需要根據物品類別和物流量選擇不同地段。比如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型倉庫,如果物流量不大,又沒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,就可以選擇在接近服務對象且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段設立倉庫。
(4)專用倉庫
專用倉庫是指為專門儲存單種類物品而設的倉庫。根據各種物品性質的不同,有相應的技術設施,也會造成不同的庫址需求。例如冷藏庫多數選擇在城郊、危險品倉庫基本選擇遠離居民區與重要設施的地段,最好是在城鎮周圍的地形低洼處。
2.2基本倉庫布局方式
(1)輻射型
倉庫位于許多收貨人的居中位置,產品由此向各個方向的收貨人運送。適用于收貨人相對集中的經濟區域,或者倉庫是主干運輸線路中的一個轉運站時的情況。這種倉庫深入用戶中心,但是輻射服務距離受物流中心等級和交通情況影響。
(2)吸引型
倉庫位于許多貨主的某一居中位置,貨物從各個產地向此中心運送。這種倉庫大多屬于集貨中心。
(3)聚集型
類似于吸引型倉庫,但處于中心位置的是一個生產企業聚集的經濟區域,四周分散的是倉庫。適用于經濟區域中生產企業比較密集,不可能設置若干倉庫的情況。一般為大型單元提供綜合配套服務,因一些共性聚集在一起。
(4)扇型
產品從倉庫向一個方向運送,輻射方向與干線上的運輸運動方向一致,從而形成扇型。適宜于在運輸主干線上倉庫距離較近,下一個倉庫的上方向區域恰好是上一倉庫合理運送區域的這種情況。這種倉庫主要受一些自然條件或交通影響造成的。
庫內整體布局
3.1 區域組成與布局原則
倉庫整體布局指的是根據實際操作物流需求,確定各區域的面積及相對位置,最終得到倉庫的平面布局。倉庫一般劃分為3大組成部分:生產作業區、輔助區、行政區。其中,生產作業區是核心區域,通常由裝卸站臺、出/入庫區、儲存區、通道、分揀區等組成。在進行整體規劃時,需要著重考慮生產作業區域的布局。
在現代倉庫中,一般儲存區面積占比40%~50%、通道面積占比8%~12%、出/入庫區域占比10%~15%、分揀區占比10%~15、退貨及不合格品區占比5%~10%。主干道一般采用雙車道,寬度在67~7m,次干道為3~3.5m的單車道。
在進行整體布局時,主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:
(1)適應物流操作流程,有利于作業優化,能夠實現一次性作業,減少搬運次數,縮短搬運距離,避免不必要的搬運環節。同時要保證各區域間的信息互通。
(2)單一的物流流向,避免迂回、交叉、逆向作業;強調唯一的物流入口與出口。便于管理與監督。
(3)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與空間,節省建設投資。
3.2 常見布局
(1)U型
可以根據進/出貨頻率大小,將流量大的物品安排在靠近進/出口的儲存區域,縮短這些物品的揀貨、搬運路線。U型布局適用于有大量物品需要一入庫就進行出庫操作的企業,提高作業效率。另外,儲存區在靠里位置,比較集中,易于控制與進行安全防范。這是目前倉儲業較多采用的布局。
(2)直線型
無論訂單大小與揀貨品相多少,均需要通過倉庫全程,適合用于作業流程簡單、規模較小的物流作業。直線型布局可以應對進/出貨高峰同時出現的情況。
(3)T型
T型布局可以滿足物品流轉與儲存兩大功能,可以根據需求增加儲存面積。
3.3 不同類型倉庫布置要求
(1)儲備型倉庫
在儲備型倉庫中,一般物品儲存時間較長,出/入庫作業間隔也長,并且以“整進整出”為主。對于此類型倉庫來說,倉庫布局的重點應該放在盡可能壓縮非儲存面積的基礎上,增加儲存面積。
儲備型倉庫內非儲存面積有出入庫作業場地、通道、墻距與跺距。在規劃通道所需面積時,在合理安排出/入庫作業線路的基礎上,可以適當減少通道的數量與長度。另外,合理確定通道寬度時,主要考慮倉庫使用機械設備的尺寸、靈活性。
(2)流通型倉庫
流通型倉庫主要以物品收發為主,一般物品周轉較快,頻繁進行出/入庫作業。對于流通型倉庫來說,為了適應倉庫內大量物品經常收/發作業的需求,在布局時,要充分考慮作業效率問題。
與儲備型倉庫相比,流通型倉庫需要適當縮小儲存區,增大揀貨區及出貨暫存區面積。在流通型倉庫中,物品經過質檢后進入儲存區,在儲存區內一定要按要求進行密集堆碼。隨著物品出庫,揀貨區物品不斷減少,然后再從儲存區往揀/出貨位上補貨。通過這樣的布局設置就能較好的協調儲存與作業的需求。
在確定揀貨區及出貨暫存區的面積時,主要考慮出庫作業的復雜程度及作業量大小。作業越復雜,作業量越大,相應的作業區域也越大。實際上,儲存物品的周轉越快,儲存面積越小。
庫內儲存空間布局
在規劃倉儲空間時,首先考慮的是物品貨量及儲存條件,以便能根據實際需求提供適當的空間。所以在布局時要充分了解包括長寬高、重量等物理性質,同時還需要掌握物品SKU、堆碼標準等信息。
4.1 基本思路
(1)根據物品的特征,分區分類存放,特性相近的物品共同存放。
(2)重不壓輕,將單位體積大、單位質量大的物品存放在貨架底層,并且靠近出庫區和通道。
(3)周轉率高的物品儲存在進/出庫裝卸搬運最便捷的位置。
(4)同一供應商或者同一客戶的物品集中存放,便于后期進行分揀配貨作業。
4.2 布置形式
(1)空間布置
空間布置是指庫存物品在倉庫立體空間上布局,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倉庫空間,提高庫容利用率,擴大儲存能力。在貨架各層中的物品可以做到隨時自由存取,便于實現先進先出,某些專用的貨架還能做到防損、防盜的功能。
(2)平面布置
平面布置是指對貨跺、通道、貨跺間距、收/發貨區等進行合理規劃。主要有橫列式、縱列式、橫縱式、傾斜式。
橫列式的優點在于主通道長且寬,副通道短,便于存取查點,通風采光良好。但是倉庫利用率低。
縱列式的優點在于倉庫利用率較高,主干道貨位儲存周轉率高的物品,支干道貨位儲存周轉率低的物品。但是在該布置下,不利于機械化操作。
橫縱式是橫列式與縱列式的混合版,兩種布局的優勢兼而有之,可以根據儲存物品的特性進行利用。
傾斜式又分為貨跺傾斜式與通道傾斜式。貨跺傾斜式是橫列式的變形,主要出于方便叉車作業、減小叉車旋轉角度,提高作業效率的角度而采用該方式。通道傾斜式可以將倉庫劃分為不同作業區的特點,如少量長期儲存、量大短期儲存等,便于倉儲區域綜合利用。
深圳市東勝物流有限公司
版權所有 備案號:粵ICP備13041726號-2
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華榮路億康商務大廈A座12018室
400-8090-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