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馬爾代夫,由26組自然環礁、1192個珊瑚島組成,分布在9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。從空中俯瞰,一座座小島就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碧藍的海面上,擁有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。
然而,馬爾代夫人也有自己的煩惱。長期以來,馬爾代夫沒有橋,這嚴重制約了馬爾代夫的發展空間。
2014年9月,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馬爾代夫進行國事訪問,習近平表示,中方愿意積極支持馬方提出的馬累—機場島跨海大橋項目的建設。馬爾代夫總統對此格外感激,主動提議將這座橋命名為“中馬友誼大橋”。
正在施工當中的中馬友誼大橋位于北馬累環礁,跨噶杜海峽,連接馬累島、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,設計全長2公里,設計使用壽命100年。這個項目是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施工,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,預計2018年8月20日竣工,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%。
中國項目組攻克國際工程難題
“馬爾代夫雖是旅游天堂,但卻是施工地獄?!贝髽蛩诘奈恢煤oL強勁,無風涌浪高達3米,水深達27—46米,施工條件極為惡劣。
馬爾代夫常年氣溫都在32℃左右?,F場工人穿戴全套安全設備,個個汗流浹背,每日飲水量要達到5公升。
然而,這些都沒有難住中國建設者,在主橋施工中,工人們在浮吊船上同吃同住同勞動,在200多天不到200小時的窗口期內,中國項目組攻克了令不少國際工程單位望而卻步的難題。
截至2017年9月8日,中馬友誼大橋主橋35根樁基全部完成,比原計劃提前24天;主橋5個大型承臺全部完成,比原計劃提前22天。
“中馬友誼大橋”助馬經濟騰飛
馬爾代夫人都說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代夫的世紀工程,因為它是馬爾代夫第一座開工建設的跨海橋梁,也是印度洋上首座跨海大橋。
馬爾代夫的首都馬累面積1.5平方公里,居住人口約15萬人,從馬累到機場島有史以來僅靠擺渡船交通往來,大橋修成后,橋面雙向通車,線路為雙向4車道,橋面寬21米,將有效緩解馬累島居住和交通擁擠狀況,為大馬累環礁的經濟發展打通交通大動脈,且為馬爾代夫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經濟騰飛奠定重要基礎。
不論是橋梁還是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,我們從其中都可以看到,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,正在積極地把中國技術、中國經驗通過“一帶一路”的紐帶傳向世界各地,并在各個國家當中生根、開花、結果,中國正在與各國對接發展戰略,做同舟共濟的逐夢伙伴。
深圳市東勝物流有限公司
版權所有 備案號:粵ICP備13041726號-2
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華榮路億康商務大廈A座12018室